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1.物理学 (师范类、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闽南,面向福建,培养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师德师风高尚、教育情怀浓厚、学科基础扎实、教学能力突出、执教意愿坚定,能在中学和相关教育机构从事物理教学、研究或管理的骨干教师。师范生毕业五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是:

培养目标1【践行师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正确的教育观、浓厚的教育情怀、高尚的师德师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培养目标2【扎实学科】:具备良好的物理学理论素养和实验素养,掌握物理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能将物理学科专业知识与中学物理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3【学会教学】:掌握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与教研能力,能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能有效开展中学物理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4【学会育人】:具备正确的育人理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熟知育人规律,能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育人活动,能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

培养目标5【学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能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更新教育理念。具有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实现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持续提升。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育基本原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基本训练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娴熟的物理实验和教育教学技能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学及中职物理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或在教育、科研、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培训、应用和管理工作。毕业生就业率高,每年研究生考取率达到20%以上,还有部分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读博,如2014届物理学专业毕业生黄斌攻读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 

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学、2020年开始停招)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宽口径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良好的产品设计专业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专业教学、产品改造与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生产管理、市场服务等专业素质高、基础扎实、有较强发展潜力和适应性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路原理、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信息论与编码、制图原理与CAD、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ARM技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主要培养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适应在电子、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机电设备制造业从事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或在相关领域从事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或在中等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而且就业率高,毕业生就业覆盖了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其他长三角、珠三角等电子行业发达的区域,个人发展空间广阔。还有部分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攻读顶尖高校的博士生。

3.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通过本专业学习,毕业生将掌握良好的数理基础、电子信息新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电子信息系统软硬件设计能力。毕业后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也适宜继续攻读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的研究生。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制图原理与CAD、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路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物联网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光纤通信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主要致力于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就业面广,毕业后可在通信、电子、电力、物联网、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系统设计、人工智能软硬件设计、通讯工程等高新技术工作,或在政府部门、中等职业院校、移动运营商从事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关的工作。还有部分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攻读顶尖高校的博士生。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获得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及自动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能力,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和运行管理的素质较高、基础扎实、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并有发展潜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电路原理、制图原理与CAD、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电机与拖动、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PLC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供配电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和运行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宽,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工作,可在机电、电子、电力、化工、轻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设备运行与管理、生产管理等工作,或在中等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该专业毕业生近年来30%以上被国家电网录用,还有部分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读博,如2010届电气专业曲勇校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 

·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本专业学习,毕业生将具备光电信号获取、光通信、光电信息处理、光存储、光显示及光电信息应用等光电领域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光电仪器领域或光通信系统中从事光学元器件及系统的设计、制造与检测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经营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物理光学、应用光学、激光原理及应用、光电传感应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光电图像处理、光电子技术基础、光纤技术、光电图像处理技术、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通信原理及实验等。

·就业方向

光电行业作为21世纪全球最具活力与潜力的产业,毕业生可从事光电、通信、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应用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读国内外光学工程及电子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从事光电领域的文化、教育、科研等工作。

 

6.人工智能(工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可在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工智能软硬件的教学、设计、开发、管理、维护与应用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培养的合格毕业生有望在毕业5年后成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教学单位等的骨干人员。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Python程序设计、机器学习、操作系统、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中小学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人工智能与伦理、智能计算、移动智能应用开发、智能硬件开发、教育信息智能分析、5G通信技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智能信息时代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就业面广,毕业后可在计算机、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子信息、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软件、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还有部分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

 

7.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工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在物理学、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关键基础。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知识、微电子学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物理、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制造工艺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技能的骨干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微电子领域或相近领域,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微电子材料制备与开发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培养的合格毕业生有望在毕业5 年左右成为企事业单位、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线路、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微电子制造原理、半导体光电材料、半导体光电器件原理、半导体光电器件工艺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骨干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就业面广,毕业后可在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半导体材料制备与开发、光电技术产业、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或在政府部门、中等职业院校从事与半导体物理、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工作,还有部分优秀毕业生可以在国内外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版权所有 闽南师范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5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县前直街36号 邮编:363000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