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11月2日,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师生团队亮相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
文博会作为全国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延续“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主题,采用“1个文旅产业综合展+4大细分领域主题展+N场配套活动”的展区模式。展会聚焦文化旅游、数字视听、创意设计、工艺美术等领域,集中呈现两岸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与交流动态,首次设立数字视听展区,展示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的最新实践。

海峡两岸文博会现场
物信学院参展项目主要是人工智能与闽南文化交叉融合的典型应用案例项目。项目以“AI赋能闽南文化传承”为核心理念,深度融合闽南文化遗产与前沿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闽南文化大语言模型、数字人以及智能创作引擎三大技术支柱,打造多模态智能交互系统,实现闽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表达,助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闽南文化的AI示范应用案例主要通过深度融合闽南文化的文史哲研究,非遗工艺与美术设计的方法论,与人工智能的知识建模、计算机视觉与生成式多模态技术相结合,提炼闽南文化的关键特征与审美范式,进而构建可计算的闽南文化风格库、知识图谱与规则引擎。依托深度学习与虚拟/增强现实等技术,在应用层打造“智能簪花换妆、漳浦剪纸生成、木偶表情驱动、戏剧动作合成”等数字工坊,并建立智能交互式平台,支持公众直接参与创作与体验,助力传统闽南文化的现代传译、创新性生产与多场景传播。

校领导到布展场地体验

闽南文化+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案例之“闽南簪花”项目

参展师生与游客热情合影
据悉,该项目相关成果曾于10月12日在泉州举办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25年学术年会·福建省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研讨会”上展出,现场反响热烈。

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学术研讨会

闽南文化的AI示范应用展示现场